责编:wangmengdi时间:2025-02-19 15:01:08
据网络平台数据显示,《哪吒之魔童闹海》(以下简称《哪吒2》)的总票房(含点映及预售)已经超过115亿元人民币,目前在全球票房榜上排名第11位,并正在向全球票房前十发起冲击。这部影片不仅在国内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,还在海外正式上映,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。其中,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影片中经典的打油诗如何被翻译成英文,以确保其文化内涵能够跨越语言障碍,传递给全球观众。
经典台词的翻译艺术
据报道,《哪吒2》中的打油诗采用了五步抑扬格+英雄双韵体的形式进行翻译。具体如下:
原文:
我乃哪吒三太子
能降妖来会作诗
今日到此除奸恶
尔等妖孽快受死。
英译:
I am Nezha, the Third Prince bold!
I slay the demons, I write in rhyme untold.
Today I come to rid the evil’s breath.
You wicked fiends, prepare for death!
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王晓辉对此进行了详细的解读:“这是一个五步抑扬格,所谓五步也叫五个meter(音步),或者是五个foot(音步)。例如,I am Nezha中的I am算是一个(音步),Nezha是一个(音步),the Third/Princ/bold是三个(音步)。”
王晓辉进一步解释道,抑扬格是一个非重度音节加上一个重度音节组成的音步。而英雄双韵体则是指两句一押韵。他强调,在翻译涉及中国文化典故的内容时,既要让对方接受,也要保持文化的独特性。“越是文化自信,越要有这种包容的胸怀和气度。”王晓辉如是说。
翻译背后的文化考量
在翻译过程中,如何平衡忠实于原文与适应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,是译者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。尤其是在处理像《哪吒2》这样的作品时,不仅要准确传达原文的意思,还要尽量保留其原有的韵味和情感色彩。
以哪吒的打油诗为例,原文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和幽默感。要在英文中找到对应的表达方式,既需要对两种语言的深刻理解,也需要对两种文化的敏锐洞察力。王晓辉提到的“五步抑扬格”和“英雄双韵体”,正是为了在英文中再现原文的节奏感和韵律美。